会议专题

培土清心方治疗AD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

研究背景: 特应性皮炎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是AD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外界环境变化,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其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AD发病的神经源性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还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其中P物质(Substance P)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tor, NGF)被认为在A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报道较少。NGF是最早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是于1953年Hamburg和Cohen在两个鼠肉瘤中发现,SP则是发现最早、体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神经肽,属速激肽(tachykinin)家族。NGF和SP均属多肽类物质,与特应性皮炎(AD)、银屑病、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Toroda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NGF和SP,发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认为NGF和SP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测其通过与免疫系统的靶细胞相互作用而影响患者的免疫应答。目前关于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国际性指南对AD的标准治疗包括:1)有规律地使用润肤剂和局部外用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2)严重病例采用光化学治疗(UVB/PUVA)、系统性应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免疫调节剂。其治疗目标为:减轻症状和体征、预防或减少复发、长期治疗以防止疾病加重、减缓病程。可以看出目前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而且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内服、外用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将日益严重,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新近推出的外用免疫调节剂成为当前最受关注和期待的药物,但其长、远期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而且其潜在致癌风险正受到质疑。因此寻求临床疗效确切、改善复发、安全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一直为各国皮肤科及儿科临床医师所广泛关注。而特应性皮炎作为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之一,因此关于本病的中医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多为专方验方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对于治则治法的研究已逐渐提出,但涉及的治则治法还甚少。对于机理的研究更需进一步阐明。因此,本研究以导师在长期临床观察中的心得形成独特的治疗法则培土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观察其疗效。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首先从目前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中涉及比较多的血清总IgE、ECP的水平进行研究;其次从特应性皮炎为心身疾病之一的特点,联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心身疾病中可能的作用为出发点,结合目前特应性皮炎研究中的神经源性机制,因此选择在神经源性机制中研究较多的NGF和SP为实验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 目的: 1.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总IgE、ECP,以探讨二者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的水平,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观察治疗前后AD患者SCOARD积分的变化,以评价导师的经验方中药培土清心方对特应性皮炎的疗效。 4.研究导师经验方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ECP、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的影响,以探求该法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的机制,以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新药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方法: 本研究选择5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SCO-RAD积分。并在55名患者中随机选取38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以Pharmaeia公司CAP变应原检测系统检测血靖中的总IgE、EC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的水平。并将总IgE、ECP与患者SCORAD积分进行相关分析,以及总IgE、ECP之间的相关分析。血清NGE、SP水平除与SCORAD积分进行相关分析外,还与Rajka AD严重度积分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还进行了NGF和SP的相关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差不齐时治疗前后数据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mey秩和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平α=0.05。 结论: 1.用中药培土清心方内服治疗AD,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皮损严重度及瘙痒、睡眠都得以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培土清心法治疗AD疗效确切。并且在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副作用,证实本法治疗AD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2.再次证实大多数AD患者血清总IgE、ECP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总IgE与病情成相关性,而ECP水平与病情无明显相关性。说明此二者均参与了AD的发病,而且血清总IgE水平可作为反映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3.AD患者血清中NGF, S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次证实NGF及SP参与了AD的发病,支持AD发病机制中的神经源性机制。 4.AD患者治疗前血清NGF及SP水平与Rajka评分和SCOARD积分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NGF及SP与A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5.中药培土清心法治疗AD,可明显降低血清中总IgE, ECP, NGF, SP水平,说明其作用是多靶点的,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免疫学、神经源性机制相关。 6.神经肽拮抗剂及释放调节剂的研制有可能将为AD的治疗展示新的前景。

特应性皮炎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中药培土清心法

廖勇梅 陈达灿

国内会议

2007年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学术研讨会

香港

中文

161-164

200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