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相控油气作用地质特征与模式
本文以典型陆相断陷盆地东营凹陷为例,在详细剖析相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建立了相控油气地质模式。研究表明:”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理解为4个不同的研究层次,构造相-沉积相-岩相-岩石物理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分级表征油气富集的过程。构造相和沉积相控制油气的宏观分布规律,岩相和岩石物理相控制油气的微观分布特点和油气藏的含油气性。地层埋藏深度由浅至深,油藏的平均物性和临界物性变小,但均较区域储层的平均物性高,表现出高孔、渗控藏的特点。东营凹陷大部分油藏储层的平均粒度中值为0.1~0.4mm,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中砂岩,表现出优相控藏的特点。根据东营凹陷油藏物性和岩相的分布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总结出高孔优相控藏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可分为4个区,其中A区为优相高孔、渗控藏区。文中还提出通过比较储层物性与区域储层物性的最大值来定量表征优相指数Fi,并用该参数来定量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和成藏的概率。
东营凹陷 相控油气 优相控藏模式 油气藏分布 成藏概率
陈冬霞 庞雄奇 王永诗 张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胜利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9-69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