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乌梅丸及其临证应用浅析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本方驱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驱邪,治疗蛔厥确有良功,因而后世奉为治蛔主方,然而据此就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则嫌失之局限。其实仲景于乌梅丸方后已有”又主久利”的记载。柯伯韵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现代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开展了乌梅丸的药理实验研究。笔者结合吾师袁红霞教授临证体会及文献报道对乌梅丸的归属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乌梅丸 归属 临床应用 中药药理学

高世全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2006级 30019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石家庄

中文

600-601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