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清医家对小肠理论和临床的建树与发挥

近年来脾胃病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使脾胃学说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存在着详于脾胃而略于大小肠的倾向。这无论对小肠理论的发展还是对小肠疾病临床疗效的提高,都是不利的。小肠属六腑之一,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体内起着其他脏腑不可替代的作用。历代医家对小肠的生理,病理,证候,疾病,治法,方药的论述颇多。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奠定了小肠病学的基础;隋唐两宋推动了小肠病学的发展;金元时期随着脾胃学说的创立小肠病学逐渐形成。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对小肠的理论和临床多有建树与发挥,使小肠病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深入继承与探讨前人关于小肠的论述,对当代提高小肠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小肠疾病 小肠病学 明清医家 小肠理论

白兆芝

山西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石家庄

中文

396-399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