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医籍对痞满证治
痞满是指心下胃脘部满闷不适,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不痛的症候,是中医脾胃病常见病症。根据其症状特点,近年认为其大致包括西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二抒》中将痞满分为虚痞和实痞论治,颇为明断,后世医家一直沿用效法。虚实痞中分脾胃气虚、肝郁气滞等,这些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除了个体体质不同外,是否与食管、胃肠动力学改变及其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的异常有关,中医辨证施治取效的现代病理生理及药理作用机制如何,这都需要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就有关古医籍对痞满的论述,作一归纳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古医籍 痞满 中医证型
黄穗平
广东省中医院 510120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99-202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