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肝与大肠相通”的基础与临床探讨

从基础生理到临床治疗各方面分析探讨古籍记载的”肝与大肠相通”的机理,发现:生理上,与肝相表里的胆无法为肝降泄浊气,故借道大肠行降泄浊气之功能;门静脉系统极可能就是肝与大肠之间的通路;病理上,肝与若大肠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多种相关病症。治疗上可利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调肝而治大肠,调大肠而治肝,或两调肝与大肠。笔者大胆提出”肝寄腑于大肠”之说,使肝与大肠之间的联系简单明了,其核心意义就是:肝寄腑于大肠,借道大肠降气泄浊。

肝 大肠 基础生理 临床病理

陈英杰 杨从意 程晶 李群 周大桥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肝病科 51803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408-413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