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两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制作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肝组织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 结果:模型组肝组织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 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电针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氧化应激

程井军 吴其恺 彭锐 孙国杰

湖北中医学院 430061 深圳市东湖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区 518020 湖北中医学院 3006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343-346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