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乙肝患者舌苔与唾液、血清EGF含量变化、舌苔细胞凋亡及血清HBV DNA的关系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舌苔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舌苔细胞凋亡及血清HBV DNA定量的关系,探讨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凋亡及HBV DNA在乙肝病理舌苔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5例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病人,15例其它系统疾病病人及15例健康人做对照组。放免法检测受试者唾液、血清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舌苔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末端标记测定法检测舌苔凋亡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 结果:与生理性薄白苔组相比,各病理舌苔组唾液、血清EGF含量及舌上皮细胞EGFR阳性细胞率均升高,以黄腻苔和白厚苔组升高最明显,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理性薄白苔组相比,除少苔或剥苔组外,各病理舌苔组凋亡细胞数目均有所增加,以黄腻苔和白厚苔组增多最明显,但黄腻苔和白厚苔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最低(P<0.01),少苔或剥苔组A1最高;各病理舌苔组相比,黄腻苔和白厚苔组血清HBV DNA含量最高,薄白苔组最低,与厚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白苔组病毒复制以少量(<10<”5>copies/ml)为主,与其它组相比,差异何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慢乙肝患者病理舌苔的形成与唾液中EGF作用于舌上皮细胞引起舌苔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增殖、分化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 舌苔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血清EGF含量 唾液

刘新华 周小青 罗尧岳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肾内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54-59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