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方法的探讨
针对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各类河道砂)剩余油分布复杂、低效无效水循环严重,识别与描述难度大等问题,综合利用地质、测井、测试、室内实验、密闭取心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在低效无效循环层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低效无效水循环层综合识别方法;同时探索了曲流河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地质因素(夹层、韵律性、连通状况等)及开发因素(注采关系、开采时间等)对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了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剩余油空间分布模式,结合目前采油工艺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特高含水期 厚油层 剩余油 分布模式 挖潜方法
王凤兰 杜庆龙 朱丽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