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腺癌IGF-IR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乳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乳腺癌IGF-IR表达的病理学意义。 方法:120例乳腺癌组织、18例正常乳腺组织、29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病理石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IGF-IR的表达,将表达程度分为0、1、2、3级,2和3级定义为高表达。 回顾性研究120例乳腺癌病例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间质反应、肿瘤分化程度。乳腺癌IGF-IR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比较,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IGF-IR的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64.1% vs 33.4%,P<0:01);2、IGF-IR在乳腺癌原发灶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64.1% vs 41.3%,P<0.05);3、低分化乳腺癌IGF-IR高表达比高分化乳腺癌组IGF-IR高表达明显减少(50.8% vs 77.0%,P<0.01);4、IGF-I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间质反应无相关性; 结论:1、IGF-I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正常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这提示IGF-IR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等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2、IGF-IR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状态相关。

乳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 病理学指标 淋巴结转移

季晨阳 刘来昱 罗荣城 李爱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510515

国内会议

第二届广州肿瘤大会——首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第六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04-207

200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