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光学成像技术在体研究肿瘤的光动力效应

光动力疗法(PDT)已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肿瘤治疗方法,PDT诱导的血管损伤是杀死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在活体肿瘤模型上实时监测PDT导致的血管损伤效应,使用稳定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GFP),建立了基于鸡胚尿囊膜(CAM)的肿瘤模型。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对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以及治疗区域进行方便精确的定位;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实时监测CAM上肿瘤周围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不同光动力剂量所导致的血管损伤有显著不同,该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鸡胚尿囊膜肿瘤模型为研究PDT导致的血管损伤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激光散斑成像技术适用于实时监测PDT过程中血管结构、血流速度的变化,由此得出血液灌注率可用以评估PDT对肿瘤周围血管的损伤效应。

光动力疗法 荧光成像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 血管损伤 肿瘤治疗 动物模型

周斯博 张智红 刘谦 曾绍群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一届国际肿瘤干细胞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175-182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