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肝纤维化(HF)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代偿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之前的中间过程,其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中的大量沉积。研究表明,肝星形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过量的ECM的主要来源,F1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 肝脏在受到各种损伤因素影响后,原在窦周间隙处于静止期的HSC在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HSC大量增殖,发生表型改变并产生大量的ECM,同时,肝内的金属蛋白酶(MMP)活性下降,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过多,使得ECM的降解减少,导致ECM在肝脏中的大量沉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和基质的共同参与,是细胞一细胞、细胞因子一细胞、细胞一基质、细胞因子一基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综合近年来的文献,对肝纤维化中细胞因子的作用作一综述。

肝纤维化 细胞因子 病理特征 细胞外基质

李鸿宾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国内会议

安徽省第十二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年会

安徽黄山

中文

119-123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