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自1949年阿根廷Schieppati首次演示了经硬支气管镜对隆突下病灶进行穿刺以来,该技术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70年代后期美国开展经硬支气管镜对大气道周围占位病变行针吸活检术,1983年王国本教授首先采用可弯性支气管镜开展针吸活检(Trans-bronchoscopic Needle Aspiration,TBNA),1996年中国开始开展该技术,但至今诊断阳性率低下仍是影响国内许多医院推广该技术的主要障碍。TBNA对大气道周围的纵隔及肺邵病灶的诊断价值是其他方法所难以比拟的,其适应症主要包括:气道周围淋巴结、气道周围的纵隔及肺部病灶、气道内膜下病变等的诊断与治疗。通过TBNA获得确诊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的定位与熟练的穿刺技巧;②正确的制片技术与及时固定;③训练有素的细胞病理学医师。
支气管镜 针吸活检 诊断阳性率 气道内膜病变 穿刺技巧 制片技术
曾奕明 吴春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福州 362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8-49
2007-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