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2年~2005年我院临床常见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2002年~2005年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细菌鉴定用手工法和美国BD公司BBL Crystal ENF鉴定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 结果:2002年~2005年共分离出菌株486株菌,革兰阴菌2724株(占56.0%)。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沙门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对IPM及CAZ的耐药率在10.0%以下,AMK的耐药率在20%以下,FOX、AMC在30%以下,MEM耐药率在40%以下,CIP的耐药率在(50%~78.8%),SAM、CTX、TCC、SCL、FEP的耐药性在60%以下,CN、SXT、TZP的耐药率低于80%。 克雷伯菌属中IPM、CAZ的耐药率在10%以下,AMK的耐药率在20%以下,CN、FOX、FEP、MEM的耐药率在40%以下,CIP的耐药率在21.7%-50.6%,SCF、CTX、SAM、SXT、TZP、PIP耐药均在80%以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5.5%,高于克雷伯菌属44.6%/上,沙门菌属对CR0、LEV的耐药率为0%,对AMP、CIP、CHL、SXT的耐药率在10%。不动杆菌属对IPM、AK、FOX、AMC的耐药率在30%以下,对SCL、TCC的耐药率在60%以下,CIP、TZP、FEP、MEM耐药率在70%以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IPM100%耐药,对SXT、CHL的耐药率在30%以下,CIP、TCC的耐药率在50%以下,TZP、CFP在70%以下,四年里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超过了非发酵菌,并且对耐药株的分离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非常重要。

革兰阴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试验

周玲 刘德华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细菌室 650011 昆明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两岸三地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术论坛

成都

中文

270-274

2007-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