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壳型铸造用覆膜砂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壳型铸造工艺是德国人约翰尼思.克朗宁(Johanes Croning)在1944年发明的,亦称为克朗宁法,二战时德国人曾对这一工艺予以保密,战后为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并作为一项战利成果而公开发表。为各国铸造行业相继采用。由于该工艺生产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高、加工余量小;而且该工艺铸造用砂少,生产环境好,生产效率高,特别适用于批量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铸件生产。因此在欧美铸造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一些先进铸造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

壳型铸造 覆膜砂 铸造工艺

金永锡 王易千

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中国第一届国际铸造大观园、中国第七届铸造科工贸大会

桂林

中文

130-137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