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定位、积极推动、科学实施--引进和使用国外教材问题的思考
2000年8月,在第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高校教材改革座谈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吕福源先生说了这样一段话:“教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需大量地不断地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并以各种方式投人使用,才能够保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是国际一流水平的”。从那时起,使用国外教材的课程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还出现了“双语教学”的提法。怎样看待教育部这一举措?这一举措最终会不会导致“本土”教材“边缘化”?“本土”教材又该怎样适应这种新形势?如何处理好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此发表一些看法。
高等教育 教材改革 国外教材 双语教学
史启祯
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 71006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95-196
200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