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参加香港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体会

我们实验室从2002年开始参加香港玛丽医院组织的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截止目前共进行了21次活动,涉及菌株80株,其中60株要求进行鉴定,20株菌为已知菌株,只要求做规定的药敏试验。大陆地区目前约有3-5家实验室参加了这项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最大收获是实验室人员对临床标本中少见或罕见菌的分离意识有所加强,实验室鉴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60株要求鉴定的质评细菌中,这项活动除了包括一些常见菌外,也包括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同时在质评标本中也出现了紫色色杆菌、新型隐球菌、李斯特菌、红斑丹毒丝菌、类志贺邻单胞菌等大陆地区质评活动中也发的一些少见细菌。香港玛丽医院组织的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最大特色是包括了一些临床标本中比较少见细菌如铅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空肠弯曲菌(C.jejuni)、MM2314人型心杆菌(C.hominis)、多杀巴斯德菌(P.multocida)、玫瑰单胞菌(Rosemonas specis)、支气管败血胞特菌、猪链球菌、碳酸噬胞菌属(Capnocytophaga)、溶血隐秘杆菌(A.haemolyticum)等。 这些少见或苛养菌因为在临床标本中比较少见,因此,微生物检验人员对这些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离鉴定方法等还不是很熟悉,很容易漏检。通过参加香港玛丽医院的室间质评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从而注重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这些少见或苛养菌的分离,为临床诊治该类细菌的感染提供依据。

细菌培养 苛养菌 室间质量评价 药敏试验 生物学特性 细菌鉴定 细菌感染

魏莲花 张俭 邹凤梅 刘刚

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两岸三地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术论坛

成都

中文

622-624

2007-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