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卡姆斯特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东准噶尔卡姆斯特蛇绿岩剖面由玄武岩、变辉长岩、辉石岩、蛇纹石片岩、硅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辉石不发育出溶结构,说明地幔岩侵位过程相对缓慢(从上地幔到下地壳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突然抬升或者PT条件的巨大改变).辉石岩中存在三类角闪石:具有出溶结构的角闪石(Amp Ⅰ,镁绿钙闪石),与AmpⅠ共生的均匀角闪石(AmpⅡ,镁质普通角闪石),以及交代单斜辉石边部的角闪石(Amp Ⅲ,钙镁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基于对辉石岩和变辉长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的仔细研究,获得该蛇绿岩侵位的基本演化特征如下:地幔岩在中下地壳环境被快速抬升,导致辉石岩中的角闪石分解而形成铬磁铁矿出溶结构,当蛇绿岩侵位到中地壳环境后,岩石经受角闪岩相退变质改造,继续上升到上地壳环境后,岩石发生绿片岩相的退变质.

卡姆斯特蛇绿岩 岩石结构 化学组成 演化特征 岩石学

徐新 朱永峰 陈博

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00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2007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603-1610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