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因素决定耕地的保护程度--对智新镇农村改革与保护耕地情况的调查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具体实施中,它是一项任务十分繁重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但包括防止土地的荒漠化、盐渍化、土地的污染、人为破坏的生态保护,严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保护。而且政策因素也决定着耕地的保护程度,可以说,保护耕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粮价过低,吃粮的人是满意了,但是却严重的伤害了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利益。他们种粮的积极性就会消失,就会产生对耕地的弃耕抛荒。保护耕地说到底,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村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25年,党的各项有关”三农””的政策对保护耕地究竟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智新镇的龙南、水南、龙池等村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党和国家出台的有关”三农”的政策对农民越有利,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就越强烈,耕地的保护程度和水平也就越高。
耕地保护 农村改革 和谐社会
杨郁全
吉林省龙井市国土资源局智新分局 延边 1334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533-1534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