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水柏枝居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研究
疏花水柏枝是沿长江线性分布的三峡库区特有植物。三峡工程的兴建,将淹没其全部自然生境而使其成为一个野外灭绝的物种。作者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疏花水柏枝九个自然居群和一个迁地保护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基因交流方式进行了探讨。AFLP分析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的整体居群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居群间具有重要的遗传变异,约>45%的遗传变异出现在居群间。通过传统的基于F<,ST>的方法和最近发展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分配分析两种方法估算的基因流都一致表明疏花水柏枝居群间的基因流水平较低。对其居群间独特的基因交流和迁移方式,经典的复合种群动力模型提供了最适合的解释。但是由于居群间基因流的主要驱动力是水流,其方向应该是沿水流自上而下的单向,而不是传统的双向。因而,作者提出新的适合疏花水柏枝的单向连接线性迁移模式。对迁地居群的遗传评价表明,先前的迁地保护基本是成功的,但今后仍然需要考虑本研究的结果来进行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
疏花水柏枝 遗传结构 基因交流 迁移方式
刘义飞 王勇 黄宏文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43-53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