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吉林省东部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本文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以边坡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吉林省岩质边坡植被防护初期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岩质边坡植被恢复中的物种配置应采用本地物种+外来选育物种组合模式,目标群落应以草本+乔(灌)木群落为最终群落:2.坡面生态恢复初期植物的群落多样性变化较大,当地先锋物种的进入表明人工坡面已逐渐融入当地自然环境;3.建植乔(灌)木物种应优先选择耐旱,耐荫、初期生长速率较快的物种和乡土物种。4.保育块技术适用于岩质边坡植被恢复中乔(灌)木的移栽,是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移栽模式。

岩质边坡 植被恢复 高速公路 物种配置 移栽模式 道路绿化

陶岩 韩继国 殷秀琴 顾卫 江源 齐藤诚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100875,北京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13001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

贵阳

中文

212-221

2008-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