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有色金属矿区环境界面中的重金属迁移模式与生态修复
铜陵是我国著名的有色多金属矿区,有着3千多年铜开采历史,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主要开采夕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矿石类型复杂,有用组分主要赋存于金属硫化物中.矿石、废石、尾矿、废渣、废水和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本文重点研究了铜陵矿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环境界面中的地球化学性状以及在环境界面间的迁移转化特点,试图建立矿区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模式,并开展有关生态修复研究,为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理措施.
安徽铜陵地区 有色金属矿 环境界面 重金属迁移 生态修复
周涛发 张鑫 袁峰 李湘凌 范裕 殷汉琴 刘一 杨西飞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03-405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