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柱温度异常与地球化学异常研究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Modem Seafloor/Subma-rine Hydrothermal Activity)是普遍发育于海底活动板块边界和板内火山活动中心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大洋与地壳之间能量和质量交换的主要执行者,其产生的巨大热量是不可忽视的能量来源,Lowell等.(1995)的初步计算表明海底热液活动传送的热量占地球总热通量的25%.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高温的热液流体从海底喷出,被周围的海水稀释104~105倍(Lupton等,1985).在热液流体和周围海水混合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和氧化反应,充满颗粒物的热液柱上升几百米甚至1000m(Gendron等,1993),然后向侧面扩张,最终形成一个明显的具有好几千米空间尺度的水文和物理化学层,这为寻找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和新的热液喷口位置提供了一个放大镜.在对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热液流体与大洋沉积物和玄武岩之间的相互作用、热液柱中各种元素的迁移、沉降和吸附等地球化学行为是影响化学元素全球循环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底热液活动产物热液柱所产生的温度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本文选择了这个典型的热液活动区于2003年11月5日一11月21日DY105一12,14航次第六航段,使用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对其进行了海底热液活动调查,共布置了8个CTD采水测温站位。调查区位于PACIFIC板块和COCOS板块交界处,在Clipperton断裂带和Orozco断裂带之间。在EPR12037”N和12054”N处沿着洋脊轴有两个小的重叠扩张中心,洋脊轴上有明显的地堑,平均300一500 m宽,大约50 rn深(Charlou等,1991),地堑底部比较平坦,中央分布有许多裂隙,近中轴展布的断层与裂隙被熔岩流填充( Gente等,1986),此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主要由玄武岩组成,沉积物覆盖较少。研究发现,该调查区内温度异常和化学异常出现在同一层位。Mg相对于海水亏损,C1,Br相对于正常海水富集。
海底热液活动 热液柱 温度异常 地球化学特征
王晓媛 曾志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2-363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