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金堆城钼矿床作为东秦岭西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斑岩型钼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斑岩与矿化的关系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作为赋矿围岩的熊耳群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比较薄弱,且区域有关熊耳群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豫晋地区,针对陕西金堆城地区的熊耳群专门研究较少.已有资料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不仅是东秦岭金堆城、东沟、石家湾等大型钼矿床的赋矿围岩,而且也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地层层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熊耳群火山岩中已经探明金、银、铅、锌多金属矿产多处(张汉成,2003;裴玉华,2007).事实上,目前即使对整个华北地台南缘出露的熊耳群火山岩仍存在是属岛孤型还是裂谷型的火山岩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因观点(夏林析等,1990;杨忆,1990;胡受奚等,1988;赵太平等,1998,2002)。本文通过金堆城矿床熊耳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熊耳群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和成因归属,分析了熊耳群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
东秦岭西部 金堆城矿床 熊耳群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关系
郭波 朱赖民 李犇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8-150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