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川及其周边超镁铁岩体成因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与相关Ni矿床找矿前景分析

关于金川岩体及其镍矿的形成时代长期以来有着较多的争议.根据Sm-Nd和Rb-Sr等时线年龄,认为金川、藏布台、北海子等岩体成岩年龄为1.5 Ga左右(李文渊等,2004).然而金川含矿与不含矿的岩石U-Pb锆石年龄均给出了812~828 Ma左右的晚元古成岩年龄(Li等,2005;闫海卿等,2005).但U-Pb年龄也表明普遍存在1.8Ga的残留锆石.金川铜镍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年龄则得到833~877Ma(块状矿石)和1126~1220 Ma(浸染状矿石)两组年龄信息(闫海卿等,2005;杨刚等,2005;杨胜洪等,2007).对这些年龄结果,虽然不同学者均用地壳混染和后期扰动来解释,但对于那一组年龄代表成矿年龄是存在分歧的. 关于成矿质来源,目前认为主要是来自地慢,并有少量是来自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其中对来自地慢源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争议,即有的认为是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有关的来自核慢边界的地慢柱成因,成矿时构造环境为地慢柱头的部位;也有人认为岩体(和矿体)的形成主要是上地慢物质的部分熔融。这一关键问题的争议将导致对金川矿床成因及其相关找矿问题的不同认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甘肃金川地区 超镁铁岩体 镍矿形成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前景

朱炳泉 崔学军 刘建宏 李中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甘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86-88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