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Adakite与皖中沙溪斑岩型铜矿床成矿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沙溪斑岩型铜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中酸性岩体的成矿区,研究表明这是一个有很大远景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远景区.沙溪斑岩型铜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环太平洋沿岸西侧、扬子板块北缘,同时其东部濒临庐枞中新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矿区位于郯庐断裂带与矾山-铜陵深断裂的复合部位(常印佛等,1991).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矿区介于北淮阳安山一粗面岩火山岩带和庐极安山一粗面岩火山岩盆地之间;前者伴随北西西向断裂,后者受北东向断陷盆地控制。矿区西北部福泉山及东部、南部孔城一下拐一带火山岩可能属于郑庐断裂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中下游1: 50万布伽重力异常图数据和其莫霍面深度相对变化与矿产分布图所示,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所对应的是深部地慢上隆带,该带控制了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并且矿床的集中分布与岩浆岩的集中分布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地慢的上隆带与坳陷区的分界线以及莫霍面的梯度带是呈对应关系的(常印佛等1991)。沙溪斑岩铜矿形成还受到郑庐断裂活动的控制,全矿区的次级控矿构造都与郊庐断裂有关。成矿的同生构造如矿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一NNE向的复式背斜及导矿构造、控矿断裂都与郑庐断裂活动有关(杨晓勇,1996)。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安徽中部地区 铜矿床 沙溪斑岩型 成矿作用

蓝翔华 杨晓勇 孙卫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矿产资源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24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