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趋势

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导致了成矿理论研究的重大飞跃,促进了对板块边缘成矿体系和成矿机制认识的深刻变革.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们主要围绕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就板块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成矿模式和理论,如在洋中脊提出了下渗海水由深部岩浆房驱动再回返上升而形成SEDEX矿床的成矿模式,在大陆板块边缘提出了大洋板块俯冲诱导岩浆活动而导致斑岩铜矿形成的模式等等.应该讲,这些模式和理论的提出推动了地球科学和找矿勘查的大发展. 然而,由于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强调水平运动忽视了垂直运动,强调地慢对流忽视了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板块边缘忽视了板块内部,因此用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大陆成矿现象则遇到了一系列重大难题和挑战:该理论虽然提供了解释大陆古板块边缘演化过程中成矿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对解释板块碰撞后陆内演化阶段的成矿作用则无现成答案,这制约了大陆成矿理论的深化和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深人理解大陆成矿作用机制、提高发现大陆内部矿床能力为目的的大陆动力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也就成了当今地学或成矿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综观十余年来有关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若干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大陆动力学 壳幔相互作用 地质事件 成矿关系

胡瑞忠 毛景文 毕献武 宋谢炎 钟宏 彭建堂 谢桂青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15-16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