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本性看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以历史的眼光看,对近代式科学与技术理性的反思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中世纪科学与精神的关系是复杂而精密的,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运动复兴的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科学,然后是近代技术,再是近代科学。科学后来居上,至今正在成为”唯一发展观”。以逻辑的眼光看,近代式科学自诞生以来,近五百年中她的经验实证性特点与观念超越性特点辩证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点在作为经验性的手艺与超验性的逻各斯的结合(TECHNE+LOGOS=TECHNOLOGY)的技术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技术历经大阶段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近百年中对科学与精神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对近代式科学与技术的本性的系统的语言研究开始的。20世纪两位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海德哥尔和维特根斯坦都是语言大家。前者以讲故事(HISTORY本来就有这种意思)的形式始于对”技术”进行词源学研究,终于要把话讲清楚的问题;后者以逻辑分析的形式始于对”科学”进行词义与句法的研究,终于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二者的异途同归使得他们的后继者们对近代科学与技术理性的反思从内在联系经社会与文化建构而走向科学与精神的关系研究。
科学本性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万小龙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6-28
200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