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及其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形成演化规律研究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面积最大、形成时间最晚、发展速度最快且仍在继续发展的三角洲平原,是研究海岸带地质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之一。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微成水分布与形成演化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状况与黄河河道的变迁、三角洲形成的早晚、微地貌特征及现代河道与渠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形成与发育规律基础上,论述了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的赋存分布与富水性特征以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地下淡水、微成水形成与演化规律。这方面研究对认识和改善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资源以及因地制宜地开垦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三角洲 浅层地下水 演化规律 微咸水
安永会 张福存 姚秀菊 孙建平 贾淑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保定 07105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38-244
2004-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