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波浪、潮流、泥沙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骤淤机理的初步分析

通过卫星遥感图片、现场实测和室内实验,对黄骅港外航道的大风骤淤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黄骅港大风骡淤是由于外航道两侧破波带附近滩面泥沙大量悬扬、落淤造成的,沿堤流不是外航道骤淤的主要因素。在波浪作用下,泥沙运动存在明显的三维特征;应重视现场实测工作并尽可能采用三维数值模型,谨慎对待采用遥感卫片和二维数值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采用三维细颗粒泥沙的ECOMSED模式对黄骅港海域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潮流为主要动力条件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采用SWAN风浪模型和ECOMSED联合对黄骅港骤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收集到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比较,也得到较好的结果。数值模拟显示,波浪是造成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以波浪为主的动力条件下,含沙量在波浪破碎带达到最大,并且沿水深变化梯度较大。破碎带当地的泥沙跨过航道落淤是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岸边泥沙随落潮流下泻不是黄骅港外航道大风骤淤的主要原因。
黄骅港 航道泥沙淤积 三维细颗粒泥沙模型 卫星遥感图像 大风骤淤 波浪 潮流 泥沙
赵群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456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82-287
2007-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