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易损斑块与超声分子显像
血管新生是动脉粥样硬化(As)重要的病理学特征。动脉粥样斑块边缘区有来自外膜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来自内膜与动脉腔直接相通的毛细血管,它们在斑块边缘区吻合形成毛细血管丛,成为斑块的滋养血管。由于滋养血管位于斑块边缘区,在血管内血流剪切力的作用或是血管收缩力作用下,斑块边缘区受力最大,加上滋养血管本身与两侧相邻血管壁的顺应性均不相同,使薄壁的滋养血管很容易破裂,造成斑块内出血,血液进入内膜,在内膜下和斑块内形成血栓;血液中的成分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从高通透性的新生血管中渗漏出来,促进斑块的肿胀、生长,加重管腔狭窄。斑块肿胀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出血,进而形成动脉血栓,引发严重的脑血管事件。 介绍近年来随着新型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革新,超声分子显像逐渐成为现实,生物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纳米级造影剂在超声分子显像与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动脉易损斑块 超声分子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事件 纳米造影剂
夏红梅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科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57-158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