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梗阻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

目的:结合胆管压力的变化来探讨胰腺炎轻重程度与胆胰管梗阻时间及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采用结扎胆胰管的方法制成胰腺炎模型。h以及解除梗阻后1、3d分别测定胆管压力。分别于梗阻后4、8、12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Annexin V-FITC/PI和Caspase-3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6.42±1.03)相比,h分别为49.98±3.05,90.20±8.66,589.00±60.10),而在解除梗阻后,随着梗阻时问的延长,胆管压力明显增高(4,8,12压力迅速下降并在1d即恢复正常(1,3d分别为17.50±2.84,16.37±0.46),变化显著(P<0.01)。h时,腺泡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而坏死增加;在解除梗阻后,h时细胞凋亡较多,至梗阻12AnnexinV-FITC/PI国检测显示梗阻4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明显增多,坏死逐渐减少,变化显著(P<h时凋亡表达最高,0.01)。Caspase-3检测显示在梗阻4h则以坏死为主要表达方式;解除梗阻后1d仍以坏死为主,到第3天则表现出大量的凋亡,h已明显减少,12梗阻8变化显著(P<0.01)。 结论:胆管压力升高引起的胆胰液返流是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并可引起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减少,而早期恢复正常胆胰管压力可使细胞凋亡增多,有效的阻止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

急性梗阻性胰腺炎 腺泡细胞凋亡 胆管压力 胆胰管梗阻

范志宁 刘训良 熊观瀛 文卫 缪林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 210011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内镜外科研讨会

南京

中文

98-101

200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