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污染物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研究在高营养盐条件下,氮磷浓度及其比例(16:1、32:1、64:1)变化、重金属(甲基汞、Pb2+和EDTA-Pb)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umdentatum)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高营养盐区两种藻的生长遵循营养盐限制的唯一因子论;固定磷浓度为4μmol/L,氮浓度和氮磷比的提高促进藻生长。不同形态的铅(250ng/mL)对藻生长均未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因此,铅单独作用时生物毒性较低。甲基汞(浓度≥1ng/mL)对东海原甲藻产生致死效应;对中肋骨条藻,适量甲基汞(浓度≤1ng/mL)在生长初期产生毒性抑制作用,在生长中后期却促进生长。首次发现铅(Pb2+和EDTA-Pb,浓度15ng/mL)可增强甲基汞(浓度1ng/mL)的生物毒性,即铅汞联合作用,对原甲藻生长中后期的抑制效应增大;对骨条藻的抑制更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延长,生长促进作用滞后。铅可以促进汞的生物毒性,与之产生协同效应。其结果国家海水水质铅的标准的修订具有参考作用。
海洋污染 营养盐 肋骨条藻 东海原甲藻 生物毒性
李顺兴 郑凤英 洪华生 黄邦钦 王大志 黄泱 林嵘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漳州 363000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5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漳州 363000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2-259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