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大通-徐六泾之间沿江引水工程调查及思考

据最新调查,统计了长江大通-徐六泾之间沿江两岸引水工程的数量及引水能力,阐述了沿江引水的供水范围、供水范围内的水资源状况及沿江的引排水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沿江引水工程的引水情况及其对长江入河口地区流量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沿江引水工程的设计引水能力总和已接近20000m3/s。水闸和抽水站是主要的引水工程,目前分别达176座和29座,设计引水能力分别为16611.8m3/s和2198.76m3/s。沿江众多引水工程的引水特别是发生干旱时的大量引水,在汛期大通站流量偏枯时或在枯水期可能较大幅度减少长江进入河口地区的流量,进而导致盐水入侵增强。近年来沿江引水能力的迅速增长及相同水文年引水量的不断增加,可能是导致长江口盐水入侵增强的因素之一。建议对近几十年来沿江各地的用水情况、引水工程在不同水文年的引排水情况、引水对入河口地区流量及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引水工程 供水范围 盐水入侵

张二凤 陈吉余 何青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62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6-33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