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ESS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研究
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类型生境特点,识别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的水盐条件,探索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LEDESS模型,综合生态、植物生理、地理、水力、水文、土壤等相关学科的大量专家知识,耦合水力模型、地下水模型,定量模拟不同生态补水状况下湿地植被演替系列(情景),并将结果予以空间直观表达。根据LEDESS模拟结果,实施生态补水后,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序列顺向发展,光板地、盐碱地、滩涂等面积减少,湿生沼泽、普通草甸、灌丛等面积增加。随着植被演替的顺向发展,指示物种适宜生境面积显著增加,鸟类栖息地质量明显提高。运用LEDESS模型模拟生态补水状况下植被演替,可使决策者能形象地”看到”实施生态补水措施后植被演替趋势和生态效果,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黄河三角洲 湿地植被演替 LEDESS模型 植被生境 耦合水力模型 生态补水
王瑞玲 Michiel van Eupen 王新功 黄翀 朱书玉 单凯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Alterra绿色世界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内会议
山东东营
中文
275-288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