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河河口地区生态流量调度初步研究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温暖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1992年设立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90年代,黄河下游频繁断流,以黄河水为主要来源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湿地面积萎缩,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1999年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实现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流入河口地区,淡水水位上升;有计划地增加了河口生物生长繁衍旺盛期3~6月的入海水量;加之2002年以来连续5年调水调沙,大量淡水注入河口干涸的湿地,大量泥沙送入大海,有效遏制了海水倒灌蚀退陆地的形势,使河口湿地面积逐年恢复。然而,目前生态调度中存在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问题,下一步要通过贯彻落实《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加强黄河生态流量调度。

黄河河口 黄河三角洲湿地 生态流量调度 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生态系统 海水倒灌

王建中 王道席 可素娟 邢华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 黄河河口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山东东营

中文

3-8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