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研究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凋查,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评价思想,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资源短缺造成生境退化的现状,制定了三个不同的湿地恢复情景,分别是2005年现状、恢复南部自然保护区(情景A)、恢复南北部自然保护区(情景B),并在情景A、B中设定了6个不同的补水方案,对各预案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现状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珍稀鸟类繁殖栖息地其质量较差;预案A2以芦苇沼泽为主要栖息繁殖地的东方白鹳最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8307hm<”2>,但黑嘴鸥最适宜生境面积变化不大;预案B2东方白鹳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12035hm<”2>,黑嘴鸥的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298hm<”2>,说明黄河三角洲两种典型生境--芦苇沼泽与翅碱蓬滩涂的质量均有很大提高,比较而言,预案B所取得的生态效果是最理想的。
黄河三角洲 湿地恢复预案 指示物种 生境适宜
王新功 宋世霞 王瑞玲 韩艳丽 朱书玉 Miehiel van Eupen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阿尔特拉绿色世界研究,荷兰
国内会议
山东东营
中文
198-207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