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92年特大风暴潮后一千二自然保护区人工刺槐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利用1992-2001年的9景多时相LandsatTM/ETM+影像,结合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历史数据,对1992年9月和1997年8月两次特大风暴潮后人工刺槐林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总的来说,遭受1992年9月特大风暴潮后,一千二自然保护区人工刺槐林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在1992年9月特大风暴潮之前,一千二自然保护区人工刺槐林地总面积约为307.44hm<”2>。但遭受1992年9月特大风暴潮后,人工刺槐林地总面积下降到1993年10月的176.85hm<”2>和1995年10月的110.34hm<”2>。尽管在1996年9月人工刺槐林地总面积有所恢复,为138.69hm<”2>,但1997年8月再次遭受特大风暴潮的侵袭,林地遭受重创,人工刺槐林地总面积急剧下降,1997年10月为41.31hm<”2>,1998年5月为34.02hm<”2>,1999年6月为38.70hm<”2>,2000年5月为29.70hm<”2>。由此可见,抵御人工刺槐林地不受特大风暴潮的侵害对于一千二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系统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人工刺槐林 特大风暴潮 动态变动

刘庆生 刘高焕 姚玲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山东东营

中文

131-136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