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环境需水及评价研究
根据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确定了约为23600hm<”2>的黄河三角洲应补水的湿地恢复和保护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湿地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研究基础上及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理,建立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环境需水及评价模型,并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评价思想,预测和评价了黄河口湿地不同补水方案产生的生态效果,重点研究了丹顶鹤、白鹳、黑嘴鸥等指示性物种适宜生境条件与湿地补水后的生态格局变化。研究在统筹黄河水资源条件、水资源配置工程措施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保护需求后,推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保护的3.5亿m<”3>黄河补水计算成果。
黄河三角洲地区 湿地保护 环境需水评价 水资源配置
连煜 王新功 刘高唤 黄翀 王瑞玲 张绍锋 刘月良 Bas PEDROLI Michiel van Eupen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瓦赫宁根大学研究中心Alterra资源环境研究院
国内会议
山东东营
中文
3-16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