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特点及预报难点分析
200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活动有生成个数偏少,登陆个数偏多;前期生成偏少,后期偏多;登陆时间集中;生成源地偏北;台风路径复杂多变;台风强度变化异常;风雨影响大;台风灾害偏轻,防灾减灾效果好等特点。本文在此基础上对2007年的热带气旋路径、强度和热带气旋造成的风雨影响的预报难点作出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季风槽中多个低涡的相互影响使对”帕布”的预报难度加大,”韦帕”登陆后路径预报误差大的原因是预报员对西风带系统和热带系统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上,台湾岛地形对从其附近经过的热带气旋路径会产生一定影响,”米娜”和”海贝思”的路径出现了明显的相互影响,当两者距离小于1200km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蝴蝶”在台湾海峡的迅速减弱与台湾海峡内的冷水区和”帕布”与”蝴蝶”的相互作用有关,”圣帕”的结构演变和强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干空气卷入是”罗莎”在登陆台湾前强度减弱的原因之一,”罗莎”与南下冷空气的结合是”罗莎”在浙江、上海等地产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西北太平洋 南海 热带气旋 预报难点
钱传海 张玲 韩瑛 顾华 张守峰 刘震坤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24
2008-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