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5年和200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监测报告

目的:系统了解内蒙古地方性砷中毒的病情变化动态,进行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进一步认识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 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制定的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分别选择轻、中、重病区各一个自然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所在旗县的降砷改水工程进行水砷检测,对监测点常住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对监测点儿童进行尿砷水平检测,并对监测点的人群死亡情况进行了解登记。 结果:在检测的107个改水工程中,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工程为72个,占检测总数的67.29%;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工程为35个,占检测总数的32.71%。在3个监测点共检查810人,为受检人口的86.17%;检出可疑病人和确诊病人134人,占检查人口的16.54%,轻、中、重病区的检出率分别为6.69%、13.52%、32.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18.83%、14.21%。各病区在18岁以下人口中均未检出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在检出的134名地方性砷中毒病人中,可疑病人为54名,占总检出数的40.30%;轻度病人的总检出率为38.81%,各病区分别为12.50%、31.25%、50.00%;中度病人的总检出率为13.43%,各病区分别为12.50%、6.25%、18.57%;重度病人的检出率为4.48%,主要分布在中、重病区。

地方性砷中毒 病区监测 发病规律 饮用水 水砷检测

武克恭 宁志雄 梁秀芬 林亮 尤林贵

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巴彦淖尔市疾病控制中心,内蒙古临河 015000 呼和浩特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包头 01403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120-122

2007-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