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5年甘肃省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甘肃省饮水高砷水源的分布和地砷病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筛查全省24个区、县256个乡869个村不同类型的饮水水源;对饮用水源砷超过0.05mg/L的居民,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水砷、尿砷均采用GB/T8538-1995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结果:共筛查水样5640份,其中合格水源为5430份。砷含量>0.05mg/L的水源210份,覆盖全省6个县17个乡33个村,约4459户、22954人受高砷影响。砷含量>0.15mg/L的水源31处,覆盖7乡、8村,约有1191户、7105人受到高浓度水砷直接威胁。砷超标水源以井、泉水为主,呈点状分布;河水中的砷超标则与采矿业污染环境有关。对6个县饮用高砷水源的13132人群进行了病情普查,其中有4个县临床检出砷中毒患者133例,,2个县未发现病例。36份高砷水源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834mg/L,20份低砷水源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396mg/L,统计学结果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首次查明甘肃省有高砷水源分布,以井、泉水砷含量超标最为严重,同时饮用砷含量超标水源的人群中有砷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存在地方性砷中毒病的流行。

地方病 砷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程建华 格鹏飞 徐吉敏 柏淑英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106-107

2007-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