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品种、性别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分别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仔猪54头,长×荣杂交仔猪48头,公母各半,分6圈饲养(公猪3圈,母猪3圈)。研究不同品种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品种、性别对肉质性状的影响。日粮为玉米-豆粕型,赖氨酸水平在NRC(1998)标准的基础上提高0.15个百分点,消化能为14.2MJ/kg,粗蛋白质含量20-50kg、50-80kg及80-100kg分别为18.01%、15.50%及13.21%。当猪的体重为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每个重复各取1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肉色评分杜X长X大全期无明显变化,长X荣呈直线上升趋势;pH杜×长×大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杜×长X大及长×荣均有升高的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全期无明显变化,长×荣呈直线下降趋势;肌间脂肪含量杜×长×大及长×荣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品种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间脂肪含量均有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性别对肉质性状无明显影响。
品种 性别 生长育肥猪 肉质性状
欧秀琼 刘作华 钟正泽 杨飞云 童晓莉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 重庆荣昌 40246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22-226
200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