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驱动力探讨——以贵阳市为例

贵阳市的降水量虽多,但由于下垫面特殊的水文地质地貌结构及石漠化的影响,土壤的含水及保水能力极差,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又难以利用,属于典型的地质工程性缺水。利用1998~2004年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数据,对贵阳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表明影响贵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总数、人均GDP、废污水排放量、水资源总量和生态环境用水量。通过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数量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对贵阳市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为贵阳市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人口、经济政策及合理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对贵阳市乃至整个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利用 数量化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水文地质

李陶琳 梁虹 戴洪刚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贵阳 550001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南京

中文

572-577

200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