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总摄氟量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量变化。 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地氟病重病区村做流行病学现况和回顾性调查。 结果:4个历史重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总体检出率>90%,缺损型>40%,临床氟骨症检出率>40%,其中重度检出率>5%,但8、9岁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岁组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已经明显下降,未见儿童长骨畸形患者。20世纪80年代以前历史重病区村日人均总摄氟量>30mg,2006年<18mg。氟来源的摄人构成顺序是辣椒>玉米>大米>蔬菜>饮水>空气,这与10年前构成截然不同。2个对照村地氟病病情明显低于历史重病区村,但其患病时间分布情况与历史重病区村类似。 结论:近10年贵州省病区典型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水平明显降低,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历史重病区氟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摄氟量仍然较高。病区饮食结构明显改变,辣椒摄氟途径需要高度重视。
燃煤污染 地方性氟中毒 摄氟量 氟污染
李达圣 安冬 何平 梁音 靳争京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4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0-174
2007-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