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州市药物性皮损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药物性皮肤损害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及其附件的反应。多数药物性皮肤损害初起时可为充血性皮疹,表现为红色的斑疹或丘疹,压之退色,如继续发展有可能形成重症皮损。引起药物性皮肤损害多为B型不良反应(通常为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虽然病人发生率差异较大,但共同特点为比较直观,患者和医务人员均能识别,因此能早期预警,早期采取措施。本文对湖州市中心自2005年以来收到的部分药物性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报告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湖州市药物性皮损的现状有比较全全面的了解,并对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提出讨论。

药物性皮肤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对策

杨水新

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313000

国内会议

2007浙江省医学会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

浙江杭州

中文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