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抗抑郁药物引发转相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二)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之间的转相率及其差异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引起躁狂发作或转相(swithing)已引起临床关注因为这种现象会使疾病过程变得复杂,国内外文献表明,几乎不少于10%的抑郁发作病人在抗抑郁药物作用下会发生转相,我们曾发现,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大约有16%的病人出现转相,而且双相抑郁会有更高的转相率。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如家族史、人格特征、素质特点、精神病理学、发病年龄都与转相有关,特别是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出现的转相率也各不相同,尤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为甚,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如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SNRI)文拉法辛就比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引起的转相率高。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临床上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也越来越多。为探讨这些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转相率及其差异,本文进行了几方面的初步探讨。

抗抑郁药物 躁狂发作 转相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金卫东 马永春 邱德胜 王高华 王筱平 范学胜 高存友 甘景梨 徐乐平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 31001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 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 全军精神卫生中心

国内会议

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术年会

浙江温州

中文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