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Cystatin C、尿六种微量蛋白检测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精神分裂症药治疗前、4周后,对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液6种微量蛋白(白蛋白(MA)、转铁蛋白(Tf)、免疫球蛋白G(IgG)、α2巨球蛋白(α2M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变化及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Cystatin C、尿液6联微量蛋白水平与肾早期损伤关系,并与7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抗精神分裂症药治疗的新入院前和4周治疗后,血清Cystatin C、尿微量蛋白水平均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随着年龄组增长,血Cystatin C递增,肾功能逐渐减退。各年龄组间均有差异,(P<0.05);维思通、氯氮平药物用量分别与血Cystatin C、尿MA等呈正相关关系(P<0.05),尿微量蛋白MA与IgG呈正相关(r 0.74,P<0.01),对监测肾早期损伤灵敏度大小依次为MA→IgG→Tf→α2MG,可提高检出率60%,降低假阳性率近20%。 结论:随抗精神分裂症药治疗,患者病情缓解,但尿微量白蛋白值居高不降的肾早期损伤征象;与维思通、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用量、时间长应用及高年龄组的肾功下降等有相关;血Cystatin C、尿六种微量蛋白检测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过程中,反映肾脏早期损害征象的较灵敏、可靠的指标。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肾损伤 血清Cystantin C 尿微量蛋白

李再忠 胡珍玉 田海华

宁波市康宁医院 315201

国内会议

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术年会

浙江温州

中文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