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血小板样本阻抗法计数对临床血小板输血判断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是临床诊断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检查项目。自20世纪60年代,临床研究证实输注血小板能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风险,血小板输血便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出血的一种手段。传统认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必须给予患者血小板输血。由于血小板输血价格高昂,且易发生免疫性输血反应和存在感染的风险,美、英等国纷纷提出降低血小板输血的阈值(threshold),由过去的20×109/L降至10×109/L,甚至5×109/L,这迫切要求准确计数血小板。 为了保证临床医生作出正确和安全的临床决策,关键是血小板计数不仅要精密,而且更要准确。然而,当前普遍应用的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血小板明显减少和/或形态异常者,所得结果误差较大,这给临床正确判断出血和输注血小板带来很大困难,怎样看待仪器计数结果对临床输血的价值及从输血的角度选择复检标准和方法,对指导临床实验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择在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阻抗法计数仪,评价其血小板计数对临床血小板输血的价值,并结合临床血小板输血指南,探讨低值血小板样本计数的复检标准和方法。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血 低血小板样本阻抗法 阻抗法计数仪

徐卫益 陈保德 陈瑜 郭希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310003

国内会议

2007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浙江杭州

中文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