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随防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及远期组织学随访。 方法:2000年2月~2003年7月采用异种(猪)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152例,于自体皮移植后1 周观察植皮成活率,移植后1 个月、6个月观察瘢痕增生情况。其中5例在72 个月后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116例(76.3%)植皮完全成活,36例(23.7%)植皮95%以上成活,无一例补植皮。1个月后随访到127例,发现复合移植物有轻度挛缩和皮片连接间的索条状瘢痕,总体皮肤质地较柔软,无明显瘙痒或起泡。3个月随访到101例,发现复合移植物有轻度挛缩,但与单纯自体刃厚皮移植相比明显为轻,质地较柔软,无明显瘙痒及起泡,关节功能良好。6个月随访到82例,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瘢痕增生不明显,12月随访到58例,复合移植皮肤基本近似正常,未发现有排异反应。72个月以上随访到16 例,复合移植皮肤基本近似正常,移植皮肤比正常皮肤表面稍显干燥,未发现有排异反应;取到5例组织标本作HE 染色光镜观察,其中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结构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去细胞真皮支架仍然存在,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并发现真皮内有不完整的小汗腺结构及参与汗腺组成的细胞。 结论:提高与把握去细胞方法及制备工艺的质量,复合移植中部分迟发性异种排异反应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随着复合移植手术的术式合理选择及操作方法逐渐熟练掌握,其最终移植的成活率完全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要求。复合移植后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支架能与人体组织长期共存,不存在远期的局部移植免疫排异问题。真皮内不完整的小汗腺结构及汗腺细胞的发现,为皮肤功能重建的可能提供了新希望和新的研究目标。

深度烧伤 创面修复 皮肤移植 复合移植

陈炯 柴家科 韩春茂 潘银根 吴秋合 方周溪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 启东市人民医院烧伤科 济南市中心医院烧伤科 温州医学院电镜室

国内会议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第十七届烧伤外科学术会议

浙江宁波

中文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